查看原文
其他

救活了欧洲的钢铁城,海外收入突破千亿:这家钢厂的国际化经营是如何布局的?

产融人士的加油站 扑克投资家 2020-01-15


点击蓝字关注我们



id:puoketrader


扫码领取👆2张500元圈子抵用券+1张8折的专栏课程券+5张50元精品课抵用券

编 辑 | 张旖旎
作者 | 章 舟

 

改革开放40年来,中国的钢铁产量从最初的3178万吨(仅占全世界的4.4%),到1996年首次突破1亿吨钢产量,一举成为世界最大产钢国,再到2014年之后的年均8亿吨以上,占据全世界粗钢产量的一半

  

  【图】从1978年以来,中国的钢铁产量跃居世界第一(图片来源:中国钢铁统计年鉴)


在数量上去的同时,质量也毫不逊色:本世纪以来,中国在航母甲板用钢和球扁钢、高铁钢轨和车轮、第三代汽车钢等一批高端钢铁领域打破了国外垄断。在尖端钢铁领域,“中国制造”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。

 

在苦练内功的同时,中国的企业也在积极走出去,参与国际竞争。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,中国100大跨国公司的平均跨国指数为15.96%,其中5家钢铁生产企业上榜。

 

在上榜的企业中,河钢集团海外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,达到了1017.3亿元,为在海外收入最高的中国钢铁企业,是第二名宝武集团(426.4亿元)的2.5倍!河钢的国际化,已经成为中国钢企国际化的样本。


【图】河钢的海外收入,居中国钢铁第一(图片来源:中国冶金报社)

 

河钢的国际收入大增,和近年来它国际化动作方面的“高调”是一致的:就在2019年的1月底,河钢和印度钢铁巨头塔塔集团签署协议,以3.27亿美元,收购了后者在位于新加坡、泰国、越南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70%的股权。

 

对塔塔东南亚业务的收购,只是近年来河钢全面海外战略布局的一个小小侧面。近年来,河钢在海外进行了一系列大手笔动作,并形成了“1234”的布局。按照河钢的目标,到2025年,海外营业收入贡献率将超过25%,领军中国钢铁行业国际化发展。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,河钢的底气何在。



“四钢两矿一平台”,

河钢的产业布局

 

海外布局欧洲、美洲、非洲等地区,现拥有“四钢两矿一平台”,涵盖了从上游采矿,中游炼钢,到下游销售的全产业链。

 

“四钢”是指河钢控股的四家钢铁冶炼企业,包括河钢德高、河钢马其顿中板公司、河钢美国克拉赫公司,以及下文要介绍的主角——河钢塞尔维亚公司。

 

“两矿”是指两家采矿企业,包括河钢南非矿业公司,和澳大利亚的威拉拉铁矿。通过对上游企业的并购,河钢强化了上游资源保障能力,进一步拓展了上游矿产资源业务。

 

“一平台”则是河钢控股的德高集团,由现任董事长鲍尔夫于1979年创建于巴西,集团总部位于卢森堡,拥有全球最大的钢铁营销服务网络。也构建了全球钢铁材料营销服务和投融资平台。

 

2015年,河钢集团以51%的股份控股德高集团旗下的德高国际贸易控股有限公司(DITH),迈出了将河钢产业链延伸至全球的重要一步。


     

河钢的愿景,是重点打造海外事业“1234”布局。即:一个工业园区(中塞友好工业园区),两大功能集群(海外服务国内钢铁产业功能集群和海外新业务集群),三大核心业务板块(资源开发、制造、贸易),全球四大服务平台(技术研发、营销服务、钢铁制造平台和国际化人才培养)。

 

这其中,中塞友好工业园区是河钢重点打造的“名片”,并且已经作为两国友谊的见证永载史册:最高领导人出访塞尔维亚时,就曾去参观园区,后来在与塞尔维亚总统会谈时,也对该园区赞誉有加:

 

双方要携手共建“一带一路”,加强两国发展战略对接,推动两国合作深入发展,更好造福两国人民。

 

【图】被河钢收购的斯梅代雷沃钢厂(图片来源:河北新闻资讯网)


但三年之前,塞尔维亚的这家钢厂,还是一家连年亏损,濒临倒闭的企业。那么,河钢究竟做对了什么,让塞尔维亚的这家钢厂起死回生,凤凰涅槃,成为“一带一路”堡垒的呢?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。


 


河钢,如何让塞尔维亚钢铁厂

起死回生?

 

美国撤资,河钢“接盘”


斯梅代雷沃是塞尔维亚东北部的工业城市,全市人口接近11万,斯梅代雷沃钢铁厂成立于1913年,是当地知名的百年老厂。高大的厂房外墙上写有巨大标语——“塞尔维亚的骄傲”,它是塞尔维亚唯一一家全资大型支柱性钢铁企业。


这家百年老厂拥有5000多名职工,90%来自该市。该市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习惯:每天起床后看一下斯梅代雷沃钢厂的高炉烟囱,如果烟囱都在冒烟,就表明钢厂正常生产,他们就心安了。


正如中国也有“资源城”一样,钢厂,就是斯梅代雷沃城市的经济支柱。但是在2003年,这一切都改变了。


这座在塞尔维亚人心中举足轻重的钢厂因经营不善,在2003年破产,之后,以23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美国一家钢铁公司。2012年美国投资者撤资,塞尔维亚政府以1美元的价格重新收回该钢厂所有权。


此后,塞政府一直在寻找新的投资者。2013年4月,钢厂恢复生产,但产量有限。据悉,过去几年,该厂每个月平均亏损约1000万欧元,塞尔维亚政府每年得拿出数千万欧元养这家钢厂。到了2015年时,一座高炉被迫停产。

 

【图】破败的斯梅代雷沃钢厂(图片来源:站酷海洛)

 

“曾经的巨无霸,沦落为如今的老大难!

 

和设备陈旧也有很大的关系:这座钢厂就像一部“老爷车”,大部分设备是20世纪70年代的,“最先进”的设备也只是20世纪80年代的。

 

斯梅代雷沃是个钢铁工业城市,整个城市几乎没有其他的行业。钢厂里有5000多名员工,每个家庭有三四口人,加起来就是一万多人。如果把为钢厂服务的承包商、供应商和雇用人员计算在内,总共有2万多人在为钢厂工作,占据全市人口的五分之一。

 

一旦钢厂倒闭,不但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陷入瘫痪,就连这些工人的生计都将受到影响——斯梅代雷沃钢厂,已经是一家“大而不能倒”的存在。

 

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,来自东方的援助力量,拯救了这家钢厂,也拯救了这座城市。

 

全球的钢铁企业那么多,河钢何以独独选择塞钢呢?

 

其一,是“近水楼台先得月”。河钢2014年已经在瑞士拥有控股公司,以开拓国际市场。一旦再收购以欧盟为主要市场的斯梅代雷沃钢厂,就令河钢在欧洲多一个平台,对开拓欧洲乃至国际市场有利。

 

其二,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成果。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,在20年前,中国对塞尔维亚曾予以支持,也造就了两国的伟大友谊。

 

早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初的2013年前后,塞尔维亚就已在该倡议框架下跟中国进行贸易。中国人去塞尔维亚旅行,2018年超过10万人。而走出去是河钢的既定目标,选择与一带一路有关的项目,便成为顺理成章的选择。


【图】塞尔维亚的战略地位至关重要(图片来源:谷歌地图)



彼此磨合,建立信任


最亟待解决的,就是技术升级和设备改造,这是让钢厂恢复生产、起死回生的关键!然而刚刚送走美国人的钢厂员工,能够真心实意服从中方团队管理么?一开始大家心里谁也没底 。


很快,派驻塞钢的首席运营官魏东明,就尝到了“下马威”的厉害:他提出的回收利用块矿、废渣等建议,都遭到了塞方的不理解和拒绝。于是乎,他索性先在纸上做计算,然后再实验,用事实说话,终于让对方心服口服。


块矿、废渣利用起来了,之前的废钢也可以“变废为宝”。


年轻的市场部80后经理高峰,经过细致调研,建立起了一套成本核算体系。当他提出要把废钢“二次销售”时,塞方管理人员也是摇摇头:“美钢联当时都没有卖出去,中国人凭什么做到?


还真能,就是这个不服输的年轻小伙子,竟然真的把月产千吨的废钢也卖成了钱!这下,塞方员工彻底“服帖”了:“中国人,了不起!

 

【图】河钢9人团队在塞尔维亚的珍贵瞬间(图片来源:北洋之家)


除了上述两人外,河钢团队的每一个人都拼尽全力:例如,财务总监唐娟解决了结算中的汇率问题;总经理王连玺被称为塞钢的“大管家”,很快就熟练掌握了塞尔维亚语,竭尽所能为员工服务。一项项举措,让越来越多的塞籍员工向中国管理者竖起了大拇指!


“兄弟同心,其利断金”,上下一心的塞钢,准备迎接市场上的狂风恶浪。



2016年5月,在介入钢厂管理之后,基于自身对于欧洲钢铁市场的预判,河钢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:重启钢厂已经停产多年的2号高炉!


重新启动第二台高炉后,将每月钢产量从原来的6万—7万吨提高到12.9万吨,实现了扭亏为盈。从那以后,12.9万吨的月产量一直保持到现在。


至于河钢恢复双炉生产,离不开对当时市场行情的准确预判。2016年,中国钢铁业正处在轰轰烈烈“去产能”之下,对欧洲的钢铁出口也有所放缓,当地钢铁企业也趁势有了喘息之机。


据河钢塞钢当时的董事会成员宋嗣海透露:


在当年4月份的时候,我们已经预料到欧洲市场有回暖的趋势,所以我们果断决定要求从5月份起恢复双高炉生产,到了7月,钢材、钢坯、热轧等产品的产量与上一年相比,提高了七成到八成左右。所以从7月起,钢厂就大幅度减亏。


和一些企业“易主”后大量裁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河钢接手钢厂后,没有裁减一名员工,而且还新增了300多个工作岗位,工人的工资也大幅增加。


2018年,由于第一季度每个月都保持了创纪录的产量,河钢塞钢普发奖金,而这是该厂自1913年建厂以来的第一次。2018年,钢厂实现销售收入10.6亿美元,同比增长43.5%,创历史最好水平,成为塞尔维亚最大的出口企业。


河钢塞钢爆发出的巨大活力,还催发了一系列惠及当地发展的民生项目。斯梅代雷沃市长亚斯娜·阿夫拉莫维奇,就高度肯定了河钢塞钢的成就:


得益于中国的投资,该市失业率由18%降到了6%。当地的教育、医疗卫生、交通运输及其他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,现在,斯梅代雷沃市的新生儿出生率在塞尔维亚排名第一。

 

【图】今天欣欣向荣的斯梅代雷沃市(图片来源:维基百科)


到了2019年上半年,河钢塞钢的铁、钢、材产量分别完成84.83万吨、94.57万吨、81.88万吨,再创历史最好水平。也充分证明了,河钢四年前对塞钢收购的深谋远虑。


河钢的成功经验,还可以概括为“三个本地化”:


在对海外企业的管理上,充分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企业的文化特征和管理体系,以用工本地化、利益本地化、文化本地化为原则,最终实现投资者和经营管理者、本地员工及地方政府利益共赢。


接手塞钢后的管理,就充分体现了河钢三个本地化的原则:


河钢集团派出的管理团队仅有9个人,收购后,塞尔维亚的5000员工悉数保留,其他员工从基层到主管,均在当地员工中选拔产生;不但在待遇上做到中塞两国员工一视同仁,而且在塞方员工遭遇困难时,尽力予以帮助。


例如,2018年河钢塞钢有一名工人不幸去世,钢厂不仅给其家庭发放了额外抚恤金,还发放了一笔额外补贴,并让去世员工的孩子进厂“顶班”,充分体现了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的精神。


如此善举,不但赢得了全体员工的民心,也收获了员工满腔的热情:以在塞钢工作为荣,如此,企业焉有不成之理?



河钢的经验,

是否可以复制?

 

河钢“走出去”的成就,远不止塞尔维亚一地。目前,河钢直接或间接参股、控股境外公司约70家,投资遍及美英、澳大利亚、南非、加拿大、新加坡、瑞士、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,控制运营海外资产超过80亿美元。

 

众所周知,“走出去”考验的不单是一个企业的决策魄力,也是对企业管理能力、整体实力的综合考验。河钢在塞尔维亚的成功,不但书写了两国友谊的一段传奇,也为中国钢企“走出去”树立了一条典范。

 

近年来,中国钢企收购国际老牌钢铁企业成功的事例还有不少。例如,就在一个多月前,大家还沉浸在双十一“买买买”的喜悦之时,中国一家钢铁民企——同样来自河北的敬业集团,以7000万英镑(约合人民币6.3亿元),与英国钢铁公司达成收购协议。


【图】拥有百年历史的英国钢铁公司(图片来源:每日邮报)

 

这次被敬业收购的英国钢铁公司,也是“没落贵族”的典型——曾是英国最大的钢铁巨头,巅峰时期包揽了英国近九成的钢铁产能,就连著名的法国TGV高铁,也使用了英国钢铁公司供应的特种钢材。

 

但近年来,这家百年老店已经“日薄西山”,并受“脱欧”和原材料上涨等多因素拖累,于2019年5月正式宣布破产。此次敬业收购后,预计将可使得这家工厂起死回生,帮助英国挽回约2.5万个相关就业岗位。

 

从这可以看出,敬业收购英国钢铁,与河钢收购塞尔维亚钢铁厂如出一辙:国外企业因经营不善陷入生死边缘,这时中国企业果断出手,扮演了“钢铁侠”的角色,挽救了企业,也挽救了背后的千千万万个家庭,乃至一座城市的经济命脉。


【图】一家钢铁厂,背后是千万人的生计(图片来源:站酷海洛)

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,目标决不只是“学雷锋,做好事”,而是为了达到双赢的结果:中国获得国外钢企的技术和市场,国外企业也获得中国企业资金的支持,携手合作,一起赚国际市场的钱。

 

下面的这张表格,总结了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大钢铁项目:


 【图】近年来中国对外投资钢铁项目(图片来源:北极星网)

 

可以相信,这张表格未来一定会加长,再加长:近年来,全球钢铁消费总体呈现缓慢增长的态势,但局部区域的消费潜力大,其中,“一带一路”沿线的东南亚、中东等地区将是钢材需求增长的主力。这意味着中国钢铁企业“走出去”依旧大有可为。

 

确实,从产量上看,中国的钢企已经强起来了:2018年,全球粗钢产量排名前十的企业,中国占五席,分别是宝武钢铁集团(第二位)、河钢集团(第四位)、沙钢集团 (第六位)、鞍钢集团(第七位)和建龙集团(第十位)。

 

数量上去了,质量仍有上升空间:世界钢动态公司发布的“2019年世界级钢铁企业竞争力排名”中,中国钢铁企业无缘前十,而宝钢曾在2017年进入第10名后,连续两年跌出前十,目前只列第15。

   

【图】2019年全球钢企竞争力十强,中国企业榜上无名(图片来源:世界钢动态公司)

粗钢产量占据全球半壁江山,企业竞争力却无缘全球前十。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钢铁工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仍然较弱。因此中国钢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,需要时刻牢记“革命尚未成功,同志仍需努力”。

 

那么努力的方向在哪里呢?这两个方面值得仔细思量:

 

第一,吨钢收入、净利润率远未达到一流水平

 

从吨钢收入看,我国钢企远低于世界一流水平。据《经济参考报》统计,宝武集团生产规模是浦项制铁、新日铁住金的1.5倍左右,但吨钢收入只有浦项制铁的五成,新日铁住金的七成;河钢股份与浦项制铁、新日铁住金生产规模相当,但吨钢收入分别只是对方的1/4到1/3。

 

从净利润率看,我国钢企净利润率普遍高于海外钢企,但日韩钢企的平均利润率是我国钢企(除宝武集团)的2-5倍。可见我国钢企平均利润率低于世界一流水平。

 

第二,科技含量有很大改善,但还未达到顶级

 

从2017年的研发数据看,除首钢股份、沙钢股份外,我国钢企的研发投入强度高于世界钢企。宝武集团、鞍钢股份、河钢股份的投入强度与新日铁住金相当,是浦项制铁、安赛乐米塔尔的4倍以上。

 

但由于历史上落后时期太长,目前我国的高端钢材制造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。以“制造业的皇冠”——航空发动机为例,它的制造需要高温特种钢铁合金材料,而国内的材料水平虽然能满足制造需求,但仍旧没有达到最顶尖的水平,处于“跟跑”状态。


【图】国内的高温合金材料生产水平尚处于“跟跑”状态(图片来源:中国冶金报)

 

中国钢铁工业的科技水平,不但关乎中国企业能否顺利“走出去”,而且关系到中国制造业的未来,也关系到社会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。因而尽快补齐短板,已成为中国钢铁业刻不容缓的选择。

 

对于中国大多数钢铁企业而言,比起大规模“走出去”,更重要的是,首先修炼好内功!


参考文章

1. 钢铁行业这70年都经历了什么?钢圈说事,2019

2. 河钢的海外事业;河钢集团官网,2019

3. 感受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“百年钢厂”的“前世今生”;陈濛等,2017

4. 中国人帮助一座塞尔维亚钢铁厂重生;石中玉,新华网,2019

5. 中国钢企国际化:河钢海外收入最高、青山控股国际化程度最高;中国冶金报,2019

6. 河钢国际化战略:从谋局到落子;魏清源、杨海霞;中国冶金报,2019

7. 中国钢铁国际化的新机遇、新挑战、新特征和未来路径;李新创,中国冶金报,2019

8. 中国民企收购英国钢铁公司:一次国际化趟路;赵达,中国经济导报,2019

9. 建设世界一流大型钢铁企业集团;经济参考报,2019






更多精彩文章,可在公众号菜单栏的“免费学习”中get扑克百科全书使用指南


我们的世界从来都不缺乏高调的平庸,

真正的博大与精深,却极其鲜见。

扫码领取👇

2020年扑克百家投研圈圈友学习奖学金,

2张500元圈子抵用券+1张8折的专栏课程券+5张50元精品课抵用券

是我们的心意,仅仅希望帮助在投研路上不断进取的你



👇点击“阅读全文”进入

圈子获取1000+奖学金!

点个“在看”👇

分享好文给你的朋友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